咱们掏心窝子聊个事:如果你感觉情感咨询师对你有偏见,别急着自我怀疑——这情况真不少见。可能是你说话方式让ta误解,也可能是ta个人经历影响了判断。但记住,你花钱花时间是来解决问题的,不是来受委屈的。下面这几招,教你既守住底线又不撕破脸。
情感咨询师对我有偏见
第一步:先冷静“对焦”
别一上来就认定“ta针对我”。不妨先问自己:是ta某句话让你不舒服,还是整体氛围压抑?比如ta总打断你、忽略你的表达,或反复用“你太敏感”“想太多”这类标签。把这些具体事件记下来(手机备忘录就行),避免情绪上头时说不清。
第二步:用事实温和“亮牌”
下次咨询时,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:“上次您提到XX时,我其实有些困惑,能再聊聊吗?”重点是用“我感受”代替“你错误”——比如“您上次说‘女人都爱翻旧账’,我听了有点压力,其实我更希望讨论具体怎么解决现状”。这样既点出问题,又留出沟通空间。
第三步:给ta三次机会,但设底线
如果ta愿意调整,可以继续观察23次。但若ta依然否定你的体验、甚至贬低你(比如“你这性格肯定婚姻失败”),别忍!你有权说:“我们的合作可能不太匹配,我想终止咨询。”记住:好的咨询师会帮你找资源,而不是让你自我怀疑。
第四步:换人前做三件事
1.要记录:如果机构咨询,保留沟通记录(如邮件)、付费凭证;
2.要反馈:结束前可简单说明原因(比如“我们需要更多共鸣”),推动机构改进;
3.要转移:请原咨询师整理进度摘要(法律允许范围内),方便新咨询师快速接手。
最核心的心态:你是甲方,不是学生
很多人总觉得咨询师是“老师”,自己得乖乖听话。但真相是:你们是合作关系。ta提供专业支持,但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专家。如果ta一味指导却不倾听,说明ta功力不够,不是你难搞。
什么时候必须立刻换人?
如果ta出现以下行为,别犹豫,直接走人:
用道德绑架你(如“你不听我的就是不想好”);
频繁迟到、玩手机,明显不专注;
强行推销课程或高价服务;
批评你其他选择(比如“找别的咨询师没用”)。
最后提醒:咨询本就是为了减负,如果一段关系让你更累——哪怕是咨询关系——都要优先保护自己。世界很大,总有更靠谱的人愿意陪你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