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导师一句话竟让我深夜痛哭,背后真相太扎心!

我从来没想过,我会坐在一个陌生人的办公室里,讲我那些破事。

说实话,推门之前,我连“情感咨询”这四个字都觉得矫情。能有什么用?不就是听你哭,然后说些“我理解你”“这不是你的错”之类的片汤话,最后按时计费,价格还不便宜。我朋友劝我来,说李老师不一样。我心想,能有多不一样?

情感导师一句话竟让我深夜痛哭

房间比我想象的简单。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抽象画,也没有熏香,就一张沙发,一把椅子,窗台上有盆绿萝,长得挺旺。李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,穿着件软乎乎的毛衣,没化妆,看着像邻居家好说话的阿姨。她没问我“你有什么困扰”,而是给我倒了杯温水,说:“外面风大吧?先暖和暖和。”

就这一句,我不知道怎么,鼻子有点酸。我本来打好腹稿的“我没事我就是来看看”彻底噎回去了。

我开始说,磕磕巴巴的。说我工作压力大,整宿睡不着,感觉一睁眼就有无数件事追着屁股跑;说我跟爸妈关系僵,每次打电话都像打仗,说不了三句就得吵;说我谈了几年的男朋友,上次吵架后冷战的时长又创新高,可能这次真的快完了……我说得乱七八糟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中间还几次停下来,“唉,其实都是小事,可能就是我太作了”。

她一直听着,偶尔点点头,在本子上记两笔。等我终于说累了,停下来喘气,她放下笔,看着我。

“听起来,你这段时间,对自己挺严格的。”她就说了这么一句。

我没懂。我以为她会分析我的原生家庭,或者教我怎么沟通,怎么管理压力。我都准备好记笔记了。

她没接着往下说,反而问:“你小时候,如果摔了一跤,膝盖磕破了,你会怎么办?”

我愣了下,“就……哭?找我妈?涂红药水?”

“会一边哭一边骂自己‘真没用,怎么又摔了’吗?”

“那不会。疼啊,光顾着疼了。”

“是啊,”她笑了笑,“那时候就知道,疼了要哭,伤了要处理。但现在,”她指了指我的心口,“你这里摔了,流血了,你的第一反应好像是先踹自己两脚,骂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,怎么又搞砸了。”

我一下子没声了。好像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咙里。

那个小时,我们没聊什么高深的理论。她只是带我一点点回去看,看我每一次“踹自己”的时刻:项目有点瑕疵,我就觉得自己能力差劲透了;和父母争执,我就认定自己是个不孝的女儿;和男友吵架,我立刻想到“我果然不配被爱”。我对自己,比对世界上最讨厌的人还要苛刻。

快结束的时候,她看了看钟,说:“时间差不多了。你今天愿意来这里,把这些不容易的事讲出来,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,谢谢你信任我。”

她没提下次什么时候来,也没说“你的问题很严重必须系统咨询”,只是从旁边拿了张便签纸,写了个名字和电话,推给我。“这是我了解的本地一个挺不错的正念体验课的老师的联系方式,你有空或许可以去看看,不一定要报课,去蹭一节免费的体验课也行,就是去感受一下,怎么停下来,怎么跟自己的身体待一会儿。当然,去不去完全看你方便。”

我捏着那张纸条出门,外面的风还是很大,但我好像没那么冷了。我忽然明白她说的“不一样”在哪里。她没把我当成一个“有问题”需要“被修理”的机器,她只是让我看见,我自己一直举着一把锤子,在砸自己。而她,只是轻轻托住了我的手。

后来我没去那个正念课,但我把那张纸条贴在了冰箱上。每次我又想骂自己的时候,我就去看一眼。我开始试着,像对待那个摔跤的小孩一样,对自己说:“嗯,这儿是摔疼了,没关系,我们看看怎么处理一下。”

我和男朋友还是分手了,工作依然很忙,爸妈偶尔还是让我头疼。生活没有一夜之间变成童话故事。但我好像多了一点点力气,去面对这些糟心事了。因为我知道,至少我自己,不会再站在我的对立面,和我自己为敌。

最好的疗愈,原来真的不是有人告诉你一个一劳永逸的魔法,而是有人帮你点亮一盏灯,让你看见,你一直都有能力,对自己温柔一点。而这份温柔,才是真正的起点。

站点地图